【志愿者探访手册】入户探访暖人心,应急准备护平安!
2025-06-13 18:08:11

志愿者探访手册入户探访暖人心应急准备护平安

入户探访是传递关怀、了解需求的重要桥梁,但每一次敲开的门后,都可能藏着未知的挑战。从突发疾病到家庭矛盾,从居家安全到沟通技巧,志愿者不仅需要满腔热忱,更需专业的准备与应对能力。
本手册围绕探访全流程的注意事项与应急措施,旨在帮助志愿者在服务中既传递温暖,又守护安全。
无论是初次探访的忐忑,还是面对突发状况的冷静,愿这份手册成为您手中的“安全锦囊”,让每一次入户都成为有温度、有力量的双向奔赴。
01 探访前准备
01明确探访要素:确定清晰的探访目的、预约合适的探访时间,并提前掌握探访对象的基本资料及详细地址。02备齐探访物资:根据探访人数提前打印签到表,确保活动当日签到流程顺畅;同时准备必要物资(如记录本、应急联系卡等)。03i志愿平台报名:通过“i志愿”系统完成活动报名,及时确认参与名单,并同步探访信息至平台,确保服务记录完整可追溯。02 探访过程的技巧01探访沟通原则

在征得探访对象同意后入户,先表达清楚此次探访的目的。
尊重、接纳每一位探访对象。
注意合理探讨服务对象比较敏感的事件:合理转移偏离目的的话题。
(若对方提及隐私,回应:“您愿意分享这些,我很感谢,但可能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支持)。”
观察服务对象的表情、语气变化,判断情绪状态。

02隐私保护

拍摄前,需征得服务对象同意,并告知用途(如“这张照片将用于服务记录,您同意吗?”)。

03 探访守则
01礼貌友好交流探访过程中要保持礼貌与友好的态度与服务对象交流。02聊天注意技巧:避免谈及太隐私、深入及敏感性的话题,多谈及服务对象的生活习惯、兴趣爱好等。03隐私倾诉应对:假如服务对象有意倾诉一些隐私或者敏感性话题,可以耐心倾听,但切勿随意作出任何评论或建议,可适当给予同理、情感支持。

04礼貌友好交流探访过程中要保持礼貌与友好的态度与服务对象交流。切勿随便作出承诺,可表示会把服务对象的期望代为转告秘书处的工作人员,寻求协助。05拒礼守原则:切勿接受服务对象任何现金、利是或礼物。06隐私倾诉应对:如遇到服务对象的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违反志愿者本人意恐的情况,志愿者可以礼貌婉拒。

07问题上报与记录:若有个别问题及需要,请与秘书处负责人联络及寻求协助,将有关资料记录,以便跟进。

08紧急情况处理:如服务对象在倾谈过程中,身体不适或发生意外,应保持冷静,并立刻通知工作人员拨打应急电话。09礼貌告别:探访完成后,礼貌地说再见,然后再离开。10肖像采集规范:拍照前征得同意并告知用途,尤其涉及面部影像时确保服务对象知情。03 探访应急措施01服务对象突发疾病或跌倒

在征得探访对象同意后入户,先表达清楚此次探访的目的。
·立即评估情况:
保持冷静,先观察服务对象意识状态、呼吸及出血情况。若对方意识清醒,询问其感受及需求;若意识模糊或无法回应,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。
·避免盲目搬动:
除非现场存在火灾、触电等直接危险,否则不要随意搬动患者(尤其是疑似骨折、脊柱损伤或心脏病发作时),以免加重伤情。
·征得同意后施救:
在患者清醒且同意的情况下,根据其病情实施急救(如止血、调整体位、心肺复苏等)。若患者昏迷或无法表达,且情况危急(如心脏骤停),可依据急救培训知识立即施救。
·保留现场证据:
若涉及意外事故(如滑倒),可拍照记录环境状况,以便后续处理。

02遇到服务对象与家属发生冲突

·优先确保自身安全:
若冲突升级为肢体暴力或存在潜在危险,立即撤离现场,避免介入争执。
·及时报告与求助:
离开后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工作人员或机构负责人,说明情况(包括冲突性质、是否有人受伤等)。若涉及家庭暴力或人身安全威胁,需协助服务对象报警(拨打110)。
·后续跟进:
配合工作人员进行调解,必要时转介专业心理咨询或法律援助服务。

03服务对象家中电器/燃气意外事件

·迅速撤离与报警:
发现燃气泄漏、电器起火等危险时,立即关闭总阀门(如燃气阀、电闸),打开门窗通风,并迅速带领服务对象撤离到室外安全区域,拨打119火警电话。
·禁止危险操作:
切勿在泄漏现场使用明火、开关电器或拨打电话,避免引发爆炸。
·协助后续处理:
待专业人员到场后,配合排查隐患,提醒服务对象定期检修家电、安装燃气报警器。